梁平民建助推农村高危水库除险加固
作者:陈修明 来源:梁平区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 2025-5-7
一座承载半个世纪农耕记忆的水库,一场关乎200余户村民安危的隐患治理,在“一村(社)一委员”履职实践活动的推动下,从“风险清单”加速转化为“民生答卷”。4月22日,民建梁平支部主委郑权召集区政协经济委、民建梁平支部、区水利局、七星镇政府等相关负责同志走进七星镇红花社区,围绕何家沟水库坝体安全隐患治理开展小微协商活动。

何家沟水库位于七星镇红花社区1组,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,历经50多年的风雨,受地质变化、高水位运行及自然侵蚀影响,水库坝体迎水坡六棱砖局部坍塌,背水坡植株根系深入坝体,出现散浸、渗水等问题;溢洪道则因淤泥杂物堵塞,过水能力骤降,汛期行洪存在安全隐患。
“每到雨季,我们都提心吊胆,生怕坝体撑不住。”七星镇红花社区党总支书记蒋平坦言,水库隐患不仅影响100余人的人畜用水安全,更威胁着下游200余户村民住房和1200余亩良田安全。

如何让“老水库”焕发新生? 郑权 一行走访实地“找病灶”,勘察坝体现状,分析隐患成因,并与水利部门、镇社(区)干部展开会商。“整治资金如何保障?”“项目推进过程中如何协调群众诉求?”“后期管护机制怎样建立?”协商会上,问题逐一摆上桌面,各方当场“认领”责任。区水利局承诺落实整治项目资金,建立项目建设跟踪机制;七星镇政府表态组建建设专班,确保专款专用;七星镇红花社区表示做好群众沟通及施工保障工作,探索“社区+农户”长效管护模式,避免出现“重建设、轻维护”的现象。
小微协商不仅要发现问题,更要推动问题解决。郑权表示,将持续跟进项目进展,从隐患排查的“最初一公里”到长效管护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全过程跟踪,当好收集民意的“信息员”、助推发展的“调研员”、破解难题的“参谋员”。
[打印] [关闭] [顶部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