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丁晴瑜的成长蝶变之路

作者:潘玲玲    来源:南岸区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 2025-2-17

近日,在2024年民建南岸区委会理论宣传个人写作得分榜上,七支部会员丁晴瑜以41分的优异成绩摘得先进个人桂冠。刚入会时,面对参政议政材料还手足无措的她,如今在全区基层会员中脱颖而出,完成从写作小白笔杆子的精彩蝶变。

民建组织如沃土,精心培育助成长。民建南岸区委始终重视培新任务,多途径提供成长支持。丁晴瑜入会之初,即被纳入青年成长计划,通过1+1与资深宣传骨干结对,帮助了解民建的历史、宗旨和参政议政职能,积极推选参加新会员培训班、参政议政学习班,构建基础培训+专项提升+实战练习的全链条培养体系。这种全面的培养模式,不仅提升了新会员的政治素养,还为后续的写作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
在组织搭建的成长平台上,丁晴瑜积极参与社会调研、志愿服务,在实践中积累素材、发现问题。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,记满了向王德刚主委、程琳茹副主委等支部前辈请教的心得。她还主动请缨担任活动报道主笔,在多次实地调研中锤炼文笔。2024年撰写理论宣传6篇、理论课题1篇、社情民意1篇、调研课题2篇其中《三方面发力,扎实推进理论宣传工作——民建南岸区委会召开理论研究工作推进会》被民建中央采用。

我的成绩是七支部大家庭的智慧结晶,没有大家的鼓励就没有我的成长。丁晴瑜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在民建这个大家庭里,既有罗欣委员逐字斟酌的帮助,更离不开前辈们毫无保留传授的写作“秘籍”,这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,让年轻会员在互学互助中实现快速成长。

丁晴瑜的成长历程是南岸民建培养年轻会员的生动缩影,他们在实践中锻炼,在学习中进步。年轻会员们以积极的态度回应组织的培养,努力提升自我,为组织发展贡献力量。这种个人与组织同频共振、相互成就的发展模式,正在续写多党合作事业新的华章。


上一条: [ 会员刘能风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]
后一条: [ 会员李念: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]

[打印] [关闭] [顶部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