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势群体的“暖心人” ——记民建会员、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任运萍

作者:郑维山    来源:江北区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 2024-12-6

即便在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社会中,也仍有一些群体的“特殊声音”被忽视,需求被遗忘。然而,在这片土地上,有一位被大家称之为“最美法律援助者”的人——任运萍。作为民建会员、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三级调研员和律师,她始终满怀热情,坚定地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妇女和儿童,竭尽所能为他们点亮心中的希望之灯。

初心与使命:投身温暖的法律援助之路

“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走上这条路,但命运总是充满惊喜。”任运萍在回忆初入法律援助行业的日子时,感慨万千。1999年10月,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决定在万州区选聘三名联合国本国志愿人员,专注于为贫困人员提供工伤事故、交通事故、赡养纠纷等法律援助。

经过严格的筛选,任运萍顺利获得批准,成为了联合国本国法律援助志愿人员之一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她一头扎进了万州区的乡村,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。

一天,任运萍接到了贫困户李某的援助电话。李某在交通事故中受了重伤,家庭陷入困境,生活举步维艰。

“李阿姨,您放心,我会尽全力帮助您。”任运萍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关怀。任运萍陪伴李某走遍了医院、派出所和法院,帮助她整理材料,填写申请,争取应得的赔偿。每一次的奔波都让她愈发深刻地理解了法律援助的真正意义。经过不懈努力,李某终于获得了应有赔偿。看到她脸上的笑容,任运萍意识到,许多弱势群体在法律面前常常无从发声,而法律援助者的使命,就是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。

“法律援助不仅仅要提供法律支持,更要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生活的希望与尊严。”在接下来25年中,任运萍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法律援助事业,成为弱势群体的“暖心人”。她如同一名无畏的战士,全力以赴地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争取应有的权益。在一年的志愿服务中,她不仅帮助了许多像李某一样的贫困人员,更深刻体会到了志愿精神的真谛。

倾听与关怀:做困境儿童和弱势妇女的暖心人

在任运萍的法律援助工作中,许多困境儿童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。尤其是一对年仅8岁的双胞胎姐弟,遭遇令人心痛。父亲因病卧床,母亲在一次被抢劫中不幸遇难,生活顿时陷入绝境,面临失学的风险。接到法律援助中心消息后,任运萍立刻赶往接见受援人。当她推开那扇门时,看到姐弟两人坐在角落,眼中流露出无助与恐惧,心中不禁一紧。

“不能让她们失去生活的希望。”为了帮助这对双胞胎姐弟,任运萍迅速联系了慈善组织和重庆市法律援助基金会,成功为她们争取到了3000元的资助学费。

“放心,法院会依法判决,生活和学习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。”面对失去依靠的双胞胎姐弟,任运萍坚定说道。

最终,法院判决被告赔偿20余万元,虽然被告没有赔偿能力,任运萍拿到判决书后又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司法救助,确保双胞胎姐弟能够“失亲不失学,生活有保障”。

在关注儿童权益的同时,任运萍也倾听女性的声音。在一次咨询活动中,她遇到了62岁的姚某。因生活困窘,姚某始终心怀侥幸,多次拿走工地上无人值守的旧钢管并进行变卖,结果被控盗窃。任运萍接手此案后,耐心倾听了姚某的故事。她了解到,姚某因缺乏法律知识,认为“顺牵”闲弃的旧钢管,可以贴补家用。为了姚某得到从轻处罚,任运萍冒着酷暑多次前往案发地与被害方沟通情况,最终被害方同意出具了谅解书,姚某得以从轻处罚并适用了缓刑。

“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款,更是人性的温暖。”任运萍感谢了被害方的谅解。“我今后一定做个遵纪守法的人”,庭审结束时,姚某泪水夺眶而出,上前紧紧握着任运萍手说道。

关注与支持: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希望的传递者

法律援助的力量不仅源于个人的努力,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与支持。任运萍走进学校、社区和企业,参与各类公益活动,开展法律知识咨询。每次咨询结束后,她都会与参与者进行深入交流,耐心解答着他们的各种疑问。

在社区咨询活动中,任运萍讲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防范诈骗,参与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。她的用心和热情感染了许多人,越来越多的人也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,影响也越来越大。

王某是一名外来打工者,在工作中不幸摔伤,伤残等级为九级和十级。因对法律不够了解,她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工伤认定。任运萍接案后,迅速与王某进行细致沟通。透过她憔悴的面容,任运萍看到了她伤残后生活无助的内心焦虑。

随后,她代表王某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,经过大量取证和多次开庭审理,任运萍不仅为王某挽回了4万多元的经济损失,为她后续的医疗和生活提供了保障。

“谢谢你,任律师,是你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。”王某得知结果后声音有些沙哑,感激的泪水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。任运萍通过这样的努力,不仅提升了公众的法律意识,还激发了更多人对法律援助事业的参与。

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希望的传递者。”任运萍总是说:“法律援助不仅仅是法律事务,更是社会关爱与温暖的传递。”每当看到一个又一个失去希望的受援人重燃起生活的希望,任运萍心中就充满了力量,也倍感欣慰。

信念与坚持:用心用情关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

在任运萍心中,法律援助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。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“最美法律援助者”。在过去25年里,任运萍服务了数不清的妇女和儿童,她的努力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。

有一次,任运萍接待了一位名叫小丽的女孩。小丽的父亲因家庭纠纷而被关押。小丽满眼泪水,恳求任运萍帮助她的父亲。任运萍用心倾听了小丽的家庭故事,并加班到深夜,翻阅案件材料,准备辩护词,确保每个细节都能为小丽的父亲争取到公正的结果。在法庭上,任运萍用清晰的逻辑和坚定的态度为小丽的父亲辩护,最终成功让他获得了无罪释放。

任运萍的桌上总是堆满了案件材料和法律书籍,旁边放着一杯已经冷却的茶水。近三年来,她接待了500余名来访的妇女和儿童,办理了9件妇女刑事辩护案件和68件妇女和儿童的民事代理案件。她严把每一个案件的事实关、证据关、程序关和法律关。令人欣慰的是,数名受援孩子因她的援助与鼓励,已成功考入大学,开启了崭新的生活篇章。

在她的微信中,总是有“感谢党、感谢政府、感谢律师”的留言,这些温暖的文字如她心灵的回响,激励着她继续前行。谈到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、先进个人,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,获颁“重庆市人民好公仆”“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”等荣誉时,任运萍谦逊地说:“荣誉不值一提。”她更在意的是那些曾经在她帮助下重拾起生活希望的人。

善举与希望:点亮弱势群体生活的未来之光

“我会继续努力,直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与支持。”她的声音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。在法律援助道路上,任运萍成为了更多弱势群体的希望之光。

不忘初心,不负韶华,任运萍在十年如一日的法律援助工作中,不仅展现出了法律的公正和温暖,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魅力。她说,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时代,即便每一次微小的善举,都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——坚持用心用情关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。


上一条: [ 民建会员白刚走进巴南巴蜀小学开展特色班会课 ]
后一条: [ 会员丛杰以敬业精神书写生态环保督察的奋斗篇章 ]

[打印] [关闭] [顶部]